
新华社天津10月16日电 题:暴涨!直博会见证了中国直升机产业的新形象。新华社记者宋晨、梁姐听到各类直升机起飞、沉入天空的轰鸣声! 10月16日开幕的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致力于展示我国在各型直升机、无人机等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不同类型的直升机令人惊叹不已。 “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这种直升机!”观众在Z-8L运输直升机模型前拍照留念。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空,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的正是该型直升机,横幅上写着“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类必胜”。据报道,帕森Z-8L运输直升机的包厢和货舱比原Z-8系列直升机大40%,填补了国内直升机运输全地形车辆装备的空白。 Z-8系列飞机与Z-20J舰载突击运输直升机和Z-18系列直升机一起构成了大规模的运输范围。他们能够在全境范围内进行移动交付,并在复杂环境下执行任务。可以构建高效立体的物资输送和人员输送体系,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坚实保障。图为AC系列民用直升机模型机。新华社记者宋晨 摄 作为“空中救援利器”的AC系列民用直升机在经济建设、应急救援等社会公共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展位上有不同的型号:4吨AC332民用直升机、7吨AC352民用直升机直升机、13吨级AC313A民用直升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装备系统部副部长赵雷表示,我国正在研制的大型重型运输直升机由于承载能力大、响应速度较快,可以在应对重大灾害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民用直升机市场预测年度报告(2025-2034)》预计,到2029年,我国民用直升机规模将突破1700架,飞行量将达到30万小时。未来10年,中国民用直升机飞行次数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航空的“心脏”充满活力。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皇冠明珠”,是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1100千瓦涡轴发动机是我公司自主研发的先进涡轴发动机由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设计。采用一体化压缩机、再循环燃烧室、附件输送体设计。结构紧凑轻便,性能优越,可实现振动监测和寿命管理。适用于最新一代6吨直升机。图为今年直博会上展示的飞机模型。新华社记者宋晨摄 中国科学家继续为绿色低碳而努力。中国航天工程专家李涛表示,此次展出的兆瓦级航空混合动力系统的输出能量以电能的形式存在,可用于3吨至8吨的电动垂直起降飞机(EVTOL)和10吨至20吨的分布式电力推进通用航空飞机。具有高功率密度、高安全性、低排放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市场.前景。此外,兆瓦级氢燃料涡轴发动机是实现“零碳”航空飞行的探索。通过系列化开发,未来可能会推出兆瓦级氢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氢涡轮风扇发动机、氢涡轮混合动力系统、氢涡轮发电机组等氢系统。新飞机着眼于未来。本届直博会还新增了5000平方米的低空经济馆,以及一批具有设计感、科技感、未来感的新飞机,展现了低空经济的无限可能。展厅里,一头酷似虎鲸的evtol格外引人注目。该机采用纯电力驱动,最大起飞重量3180公斤,最大航程300公里。该产品针对医疗救援市场需求而设计,还可同时实现交通运输等应用空运和货物运输。图为本次直博会上展出的EVTOL。新华社记者 梁姐 摄 它既可以“造”,也可以“用”。固定翼无翼系统的设立,让无人机真正“无药可救”;方舟系列物流无人机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实现数百万次应用……专家表示,低空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赛道,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近年来,我国加大新飞机研发力度,积极推进无人机、EVTOL技术研究。 AR-E800是AR-E800在EVTOL领域的“明星产品”。长飞航空工业副总工程师苗德建表示,AR-E800在多用途等多项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Tor重构控制和航空动力电池防坠落保护等关键技术领域。即使单个旋翼出现故障,仍能保持稳定飞行。攻克难关,展翅高飞,中国直升机产业正朝着世界一流的目标迈出坚定的步伐!策划:陈芳 记者:宋晨、梁姐 统筹:杨丽萍、毛振华、聂言 新华社内部制作
【责任编辑:刘维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