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延安10月17日电(记者吴江)国庆和北方假期庆祝活动过去,革命圣地延安迎来了大量游客。延安革命纪念馆接待游客17.29万人次。他们来到这里,触摸红色历史,感受原始欲望的力量。那是革命纪念馆。照片由主办方提供。革命文物:一部连接桥梁与现实的历史。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7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质朴、朴实的革命文化静静地展示在展厅里,却在年轻参观者的眼中折射出灼热的光芒。 “我们今天看到的康氏小桌子,是毛主席在延安时用过的。毛主席就是在这张小桌子上写下不朽诗篇《沁园春雪》的。解说员说完,游客们迅速聚集到展示小桌子的展示窗前。 “这样的场景在纪念馆里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导游说,很多游客都会被这样充满细节的文物所感动。历史上。来自江苏的2000后青年小陈感叹道:“毛主席在这么简单、艰苦的环境下创作出了伟大的作品。现在我们的条件好了,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热爱辛苦的生活。”延安革命纪念馆不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更是一座连接历史和现实的桥梁。博物馆陈列的重要革命文物,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探讨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的病痛。那是革命纪念馆。图片由主办方延安鲁艺提供:Yan安,“文艺为民”的发源地,不仅是中国的革命圣地,也是新中国文艺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国家安全旗帜,吹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角。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和作家艺术家齐聚延安,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白毛女》、《开荒兄弟》等一大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经典作品。延安文艺纪念馆所在的鹿邑大学旧址,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所文艺学校。自1938年4月10日成立至1945年11月,共开设6个阶段,招募和训练685名学员。学生的培养,为新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纪念馆常设展览《延安文艺光辉历程》以1935年至194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十三年文艺实践为主线,分六个单元进行展览。整个展线长1099米,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展览采用图片、文字、雕塑、微缩景观等多媒体场景,辅以声、光、电等现代化展示手段,全景再现延安革命文艺的辉煌历史。突出了延安文艺在抗日战争时期宣传党的思想主张、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等方面所发挥的巨大威力。解放战争。那是革命纪念馆。照片由主办方提供。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给游客。不同年龄段的游客有不同的感受。来自山东淄博的王女士专程与母亲一起来到延安。 “我一直想去延安,特别是看了9月3日的阅兵后,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深受启发,所以决定来看看。”王女士说,这是他第一次来延安。这次拜访之后,他感到非常惊讶。他已经把这几天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得到了很多点赞。他还将带着女儿来参观未来。 90后自媒体博主小张说:“参观后我的心情相当复杂、沉重,又充满希望。抗战时期,中国人民遭受了极其痛苦的创伤,革命先辈用他们的力量,为我们的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用生命和鲜血换来平静幸福的生活。作为自媒体的践行者,我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传播、影响身边的人。红色文化迈入新时代,近年来,延安改变了红色文化的表达方式,通过沉浸式演出、主题文化街区、专列学习列车等形式,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彩。延安鲁艺文化中心工作人员郭峰表示,目前,参观的游客很大一部分来自各大院校和各地的科研团体。面对新一代观众, 延安文艺纪念馆将不断探索新的展览方式。 “从展览的布局来看,与以往有所不同。如今它更注重声、光、电的融合。同时也与多家艺术院校合作,吸收一些新的理念“为了吸引年轻观众,延安文艺纪念馆还开设了鲁艺咖啡馆。此外,还根据延安时期的红色故事开发了一批特色文化创作。”未来,我们将继续依托文化文化资源,设计更多互动、沉浸式的展览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延安参观。” 冯说。统计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延安市共接待国内游客351.86万人次,同比增长11.64%,接待国内游客总成本25.88亿元。红色旅游为延安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编辑:吴文达 王跃波
【责任编辑: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