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1月13日电 据中共中央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消息,11月12日上午10时,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在新闻发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陈斌华就近期海峡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以下为文字实录: 人民日报记者:《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引起岛内广泛关注。岛内有舆论认为,“十五五”建议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主,引领新生产力发展”,意在通过科技带动产业升级。它将带来新台湾电子、半导体、机械、人工智能产业合作空间。台湾不应错过这个发展机遇。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中共二十届中央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持续引起岛内各界高度关注和热议。岛内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产业纷纷表示希望深度参与“十五五”规划实施。台湾方面表示,“十五五”规划将为两岸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是台商企业融入新发展格局、参与新时代建设的重要机遇。现代化。 “十五”期间,我们将继续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强基础技术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推动先进技术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需求催生新供给,新供给催生新需求,新技术将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经济合作、各领域融合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我们将不断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制度和政策,开辟更加广阔、更加多元的经济合作、融合发展新天地。希望台商、台企抓住“十五五”规划制定实施的契机,与我们合作,共同探索台商发展之路。两岸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丰硕成果。新华社记者:日前,“两岸关系的谈判与谈判:从回顾中寻找解决方案”研讨会在台北举行。疯狂呼吁在坚持“1992年共识”的基础上加强两岸沟通对话,继续两岸协商谈判。吸引了公众对该岛的关注。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1992共识”是两岸关系建设的政治基础,也是台海和平稳定的锚。正是在“1992年共识”的基础上,海峡两岸展开磋商谈判,签署了一系列协议,达成了多项协议,有效改善了两岸经济和人民福祉。有效维护了台海和平稳定。国家统一、民族振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台湾问题越早解决,实现母亲统一,就越符合台湾的发展和台湾人民的美好生活。海峡两岸都是中国人,我们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讨论家事,把中华民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海峡两岸》记者:近日,“台北论坛基金会”名誉主席苏奇呼吁台湾各政党共同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共同开展两岸对话。这是当前台湾局势恶化的唯一出路,不然的话nge将是一个“终局”。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两岸重新合并的历史进程是不可阻挡的。 “台独”是死路一条,对抗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推动两岸关系走向完全统一,才能确保台海长治久安,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长期繁荣。我们愿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与台湾各党派和代表人物一道,就两岸关系和台湾前途进行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谋求台海和平、同胞福祉、祖国统一。希望岛内各党派和各界人士认清历史潮流,坚守民族大义,与我们共同维护和平稳定。海峡两岸,携手共创国罚、母亲统一的美好新局面。 《桑谷年》记者:近日,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宣称,一个国家的唯一要求是“人民、领土、主权、与其他国家交往的能力”,而不是血缘、语言、宗教、文化。他还说,“他的祖先是泉州人,但他是台湾人。”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台湾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也永远不会是一个国家。两岸关系的历史事实和法律依据证明,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就是台海两岸的真实现状。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各国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许国勇胡言乱语、撒谎,企图为“台独”分裂寻找所谓“根据”。这纯粹是自欺欺人。那些忘记祖先、背叛民族、分裂民族的人,不会有好下场,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中国日报记者:近日,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在岛内出席活动时直言,“坚信美国‘支持台湾’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民进党当局不应采取过激行动。对此,台湾国防部负责人回应称,“台美在安全问题上有共识”。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近期,不少外国媒体和专家学者纷纷批评赖清德当局肆无忌惮,对“自由”进行挑衅。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暴露了其“和平破坏者”、“麻烦制造者”的真面目,也表明“依靠外国谋求自由”是痴人说梦。台湾的未来和台湾人民的安全、保障、利益和福祉取决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和国家统一。我们希望广大台湾人民认清赖清德强硬分裂势力的严重危害和危害,坚决反对“台独”分裂主义和外部干涉,与我们一道推动两岸关系重回和平发展的正确轨道,切实维护台湾的和平稳定和自身的安全福祉。厦门卫视记者:11月5日起,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五塔斯客运大楼开始推广智慧通关应用。台湾民众刷脸通关。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陈斌华:从本月5日起,国家移民管理部门将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乌塔斯客运码头等12个对外开放口岸推广智慧通关应用。同时,智慧通关人员范围将扩大至持有五年有效台湾居民通行证的台湾居民。与原来需要“取证、刷证、接证”等诸多步骤的快捷通关相比,现在可以通过“刷脸”直接完成通关,进一步提高了进出境旅客的通关便利性。厦门至晋江“小三通”客运航线所在的五塔客运码头是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最大的客运口岸。厦门至金嘉客运航线开通以来2001年1月2日“小三通”客运航线开通,这条连接海峡两岸的黄金通道,年客运量从初期的2万余人次增长到2024年的125万余人次,见证了两岸人员往来从“逐案审批”快速通关“通关”的时代。香港凤凰卫视记者: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国会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台湾出事”,出现紧急情况,并伴有对方使用武力,可能会出现“现有危机局势”,日本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有舆论称,高市早苗的言论意味着,如果大陆对台湾采取海上封锁等行动,日本自卫队可能会武力干预。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日本人特朗普在国会公开发表涉台严厉言论,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严重扰乱中国内政。我们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外交部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负有历史罪责,在对台湾的50年殖民奴役过程中犯下了许多罪行。 80年前,我们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解放了台湾,结束了日本对台湾的占领和掠夺。 80年后的今天,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和军队政府决不会赞同和容忍任何企图挑战中国核心利益、阻碍中国统一大业的人。日本应反思历史,汲取历史教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坚持恪守在台湾问题上的政治承诺,谨慎处理涉台问题。我告诉民进党当局,任何依靠外部势力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都注定失败。 《台海之声》《看台海》新媒体记者:首艘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日前正式服役,标志着大陆进入“三艘航母时代”,引发岛内舆论热议。有媒体称,这充分展现了中国新型生产力和国防能力的显着提升。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再到福建舰,“三航母时代”的到来,是我国国防和军事的重大成就,是人民军队向世界军队迈进的坚实一步。所有海内外华人d 对此感到自豪。人类海军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有能力劈开深蓝色的波浪。更加有力地保卫万里海上边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制止任何侵犯和分裂中国神圣领土的势力和图谋。中评社香港记者:据报道,“各国议会对华政策联盟”(IPAC)年会在欧洲议会大厦举行。萧美琴分子等“台独”分子出席并发言。民进党当局宣传这是“台湾外交的历史性一步,也是台欧关系的新阶段”。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所谓“跨国议会对华政策联盟”只不过是一小群极端反华分子。我们坚决反对再次在台和相关问题上制造麻烦名词如果民进党当局针对这样的组织进行告别,只会徒增笑柄,自取其辱。中国台湾网记者:请介绍一下近期两岸经贸交流活动。陈斌华:11月,两岸各领域交流持续升温。 2日,“行走海峡”青少年自行车接力赛在江苏宿迁举行。同时举办“参观体验+深度互动+产业对接”活动,帮助台湾青年近距离了解江苏最新经济发展和乡村建设。 4日至8日,“融通两岸·逐梦天府”2025海峡两岸(川渝)青年就业创业发展大会在成都举行,为青年创业者搭建交流工作和经济经验的平台,在成渝双城建设中结合圆圈。 6日至9日,第四届海峡两岸(三明)农村融合发展论坛在福建三明举行,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两岸特色现代农业、森林康养产业、乡村共建管理等交流合作与融合发展。 8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海峡两岸暨港澳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海峡两岸的互联网从业者、文化创造者、乡村建设者齐聚一堂,分享互联网时代的实践经验和创新理念。 9日至14日,一系列艺术文化活动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举行。 12日至16日,2025年“客家声π·客家声”海峡两岸(龙岩)客家青年讲座暨古文交流大赛将于产于福建龙岩。交流期间,双方客家青年将共同传承和弘扬孝敬祖先、爱国爱家的客家精神。 15日至20日,第三届“浙台文学周”将在浙江衢州举办。期间还将举办《沉默的荣耀》报告会、两岸文学融合发展交流会等活动。 21日至22日,青少年发展大会(青岛)将在山东青岛举行。近200名海峡两岸青年朋友将在活动中共话友谊、共谋发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光《海峡飞虹》记者:今年11月7日是海峡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10周年。马英九先生当天在脸书上发文解释这次会面的重要性及其对两岸关系的深远影响。他呼吁民进党当局放弃空谈,改变不符合台湾人民利益、未被主流民意接受的“抗中保台”政策,回归台海两岸共同政治基础。岛内相关政党团体也在台北举办纪念研讨会。中国国民党主席郑立文致辞习近平也发表讲话,表示国民党坚持正确方向和方向,扭转台海战乱危险局面。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2015年11月7日举行的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体的党中央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事业迈出的重大一步。它开创了d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将两岸政治互动提升到新高度,成为两岸关系建设的重要一步。会议巩固了“1992共识”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的基本地位和作用。表明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民在解决国内和国家内部问题上完全是渣男聪明智慧,中华民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两岸领导人的历史性会晤以及随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充分证明,只要坚持“1992年共识”,反对“台独”,认清两岸都是中国人、一家人,两岸同胞就可以坐下来谈谈,增进了解、积累经验。相互信任、化解矛盾、求索。两岸关系就能和平,台海就能和平稳定,两岸人民的利益福祉就能增进。反之,如果拒绝“1992共识”,背离一个中国原则,谋求“台独”分裂,煽动“反中保台”,制造两岸敌对对抗,两岸协商对话就不可能。台海将陷入战争和战争的危险,台湾人民的利益将受到损害。孤立是历史潮流、正确道路。 “台独”是与历史背道而驰、死路一条。只有推动两岸关系走向完全统一,才能确保台海持久和平。基于坚持“1992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我们愿加强对话台湾各党派、各派、代表人物之间的沟通、交流,包括与国民党的和解,共同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谋求台海和平,将受益于我们的和解,国家。我们希望台湾同胞与我们一道,团结前进,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坚决反对“台独”分裂主义和外部势力干涉,坚决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和海峡两岸同胞根本利益,共同开创民族复兴、祖国统一的美好未来。中央广播电视台《日月谈天》新媒体记者:福建省赖氏宗亲会秘书长喊话L艾庆德:“台湾赖氏的根在大陆,不认祖宗、不认母,就是犯天罪了。”有舆论指出,“赖姓都是中国人”不仅是不争的事实,也是赖清德本人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赖”的事实。对此有何评论?陈宾华:漳州市平和县赖氏祠堂出土的石碑上刻着“子孙当孝,不犯天”的谚语。台北市的主要道路之一是忠孝西路和忠孝东路。忠、孝、德、信、平,是台北市的四大大道。这些事例说明,忠于国家、孝敬长辈,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所推崇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任何脱离国家、背叛国家的人都是不诚实的、不诚实的。稳定了,就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闽南卫视记者:台媒报道称,一名“台湾宣传工作者”拒绝参加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峰会,并被要求“改变国籍”。台湾外交部表示,联合国系统长期拒绝持“中华民国护照”人士入境,严重侵犯台湾民众参与国际事务的基本人权。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联合国系统长期以来按照联大第2758号决议确认的一个中国原则处理涉台问题,包括中国台湾地区有关人员进入联合国有关地区问题。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我们挑战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一个中国原则,在国际场合制造事端、煽风点火,是不会失败的。香港经济导报记者:近期,大陆电商淘宝、拼多多能否登陆台湾引起岛内舆论关注。台湾经济部门负责人表示,法律不允许其在台经营,将进一步讨论加强海外电商管理。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大陆电商平台为两岸民众提供了丰富多样、价格实惠的商品,得到两岸民众的普遍认可和接受。如果大陆的电商平台能够在岛内落地,将为台湾民众和当地企业服务,这是一件利民利民的好事。 D 当局民主进步党阻止了这一点,并无理限制大陆电商平台在岛上运营。这再次证明,他们为了寻求“自由”而盲目“反华”,习惯于与台湾人民对立。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违背民意,极不受欢迎。上海《澎湃新闻》记者问:台湾舆论机构近日发布了数据。 2021年至2024年,台军在完成最低年NG现役前提前释放率高达24.47%,赔偿金额超过新台币8.9亿元。有舆论指出,这样的结果是意料之中的。台湾青年用“提早离开营地”来表达“依赖当局不值得工作”。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民进党当局为了一己私利,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企图“以武谋独”。他们从事侵略军国主义,迫使人民成为“台独”的炮灰,把广大台湾人民推向战争危险。台湾民众和年轻人自然不同意、不配合。北京日报记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近日爆料,此前曾访问纽约的台湾中联部部长林家龙试图安慰美国官员,但没有人到场。对此,林嘉龙表示,CNN报道背后有认知战组织参与。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民进党当局的言论完全是自欺欺人,只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命运。这再次证明,无论民进党当局如何试图依靠外部力量做小动作,都是徒劳的。不能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不能回避国际社会的基本格局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海峡电视台记者:民进党当局近日提出修改台湾新币值的方案,引发质疑和批评。岛内有舆论指出,花重金改路、改路名,都是民进党当局惯用的政治手段。目标是试图清除一切从大陆带到台湾的因素,彻底脱离大陆。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这是民进党当局刻意对中国“去金融化”的又一闹剧。包括修改课程、删除“汉”字描述、更改路名、拟换新台币等,民进党当局使出种种伎俩来断绝两岸历史文化联系。这些政治伎俩注定是徒劳的,确实是海峡两岸的历史事实和现状无法改变,台湾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也无法抹杀。台湾《中国时报》记者:公安机关近日对顽固“台独”分子沉博阳立案侦查。据央视报道,大陆或通过国际刑警组织进行“全球抓捕”或“跨境司法合作”,引发岛内舆论关注。台湾警视厅表示,“言论自由是宪法保障的基本人权”,“外部势力不会允许政治指控或威胁干涉”,“依法调查调查”。 ”陆委会表示,“这是共同的跨国、跨境打压。这是对全台湾人的集体胁迫,意在恐吓、分裂台湾。”你能评论一下台海两岸吗?不是说他们会“按照各自的法律进行调查”吗?陈斌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独”是分裂国家、叛国罪的严重犯罪行为。对极少数“台独”死亡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采取执法司法行动,是反对“台独”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必要行动。无论他们身在何处,我们都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惩罚措施,对顽固的“台独”反法分子进行拘捕,并依法追究其终身责任。有关行动针对的是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的涉“独”言行和泛泛“独”活动。他们不针对也不涉及大多数台湾公民。台湾东媒今日记者:第一个问题,公众对安全机关近日对顽固“台独”分子沉博阳立案调查。外界翻译称,大陆正在追查沉案,并已获得一定证据。你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内地将用什么证据提出与国际刑警组织的跨境司法合作?还是可以控制香港、澳门和内地的出入境?第二个问题,今天(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9周年。内地宣布明年将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60周年活动。岛内部分舆论认为,大陆欲“主导历史话语”;也可以用来强调孙中山先生作为海峡两岸共同历史人物的地位,还原历史文脉。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先提问。今天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9周年纪念日。大陆始终认为,孙中山先生是海峡两岸共同的伟人,值得尊敬。明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60周年。中国方法论咨询会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日前通过决定,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60周年活动。孙中山先生历来严格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并不统一反对一切分裂国家、民族的言论和行为。他的精神和情怀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财富。我们隆重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60周年活动。认识、继承和弘扬他的宝贵精神非常重要。它团结了所有C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为实现祖国统一、国家振兴不懈奋斗。第一个问题。保守秘密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沉伯阳发起和建立“台独”分裂组织,热心推动“台独”分裂主义垮台,长期从事分裂国家犯罪活动。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采取执法司法行动,是落实《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秘密犯罪的法律意见》、维护国家统一的正当必要之举。对于沉伯阳这样扰乱两岸关系、分裂国家的“台独”顽固分子,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惩罚措施,并依法追究其生命责任。台湾《中国电视记者:第一个问题,民进党当局将继续查处赴大陆或申请大陆护照、身份证的人士。台湾“内政部”称,截至10月底,已有约50人通知户政机关取消在台户籍。对此有何评论?第二个问题,大陆近期出台政策,将可发放一次性有效台胞证的口岸数量增加至100个。相信此举会增加台湾民众向大陆靠拢的意愿。台湾陆委会表示,台湾民众不会因为相关措施而增加前往大陆的意愿。第三个问题,台湾陆委会表示,今年有178名台湾人从大陆失踪。与去年相比,大陆失踪和被拘留的人数增加了两倍。并称失踪人员主要是诈骗者和宗教活动人士。请确认。陈斌华:第一个问题。申请办理与大陆有关的涉陆证件是台湾公民的合法权利,相关申请状况和证件信息依法受到严格保护。民进党当局的有关行为,是剥夺台湾公民合法权益、制造“绿色恐怖主义”的又一证据。当然,他们的做法遭到了广大台湾同胞的强烈反对和坚决抵制。第二个问题。为进一步便利台湾民众往来大陆,本着“最开放、最便捷、最安全”的原则,在诺比2月3日,大陆移民管理局宣布,58条改为100条。这项政策将正式实施本月20号。目前,各地移民管理部门正在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相信未来台湾民众来往大陆将会有更好的体验。今年以来,为了让台湾民众更加便捷地往来大陆、在大陆工作、生活,我们想台湾民众之所想,为台湾民众所忧。移民管理部门已陆续推出台湾公民申请台湾公民通行证免收证件费,并向台湾公民发放丢失犬只、急需交通的电子台湾公民通行证。居民临时通行证、台胞在厦门高崎等口岸刷脸快速通关、办理T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ype 申请一次性台湾证明时的台湾公民证明。申请台湾公民证的数量和来大陆的台湾公民的数量持续增长。陆委会的说法纯属主观,只会被事实打脸。和平、发展、交流、合作是台湾社会的主要民意,也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民进党当局已经在极力阻挠两岸同胞的往来和交流。你怕什么?第三个问题。尊重、关心、造福台湾同胞,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积极维护两岸同胞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是我们一贯的态度和做法。万海峡。陆委会多次炒作有关问题,企图恐吓、威胁台湾民众,阻碍、扰乱两岸交往和人员往来,居心险恶。深圳卫视记者:赖清德近日宣布,2025年将是台湾崛起年。不仅出口继续创出新高,而且运行形势也将是25年来最好的。预计今年台湾经济增速将超过5%,不仅位列亚洲四小龙之首,而且还将击败大陆。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发展经济的目标是改善民生福祉,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目前,台湾的有用产业因美国的掠夺和民进党政府的卖台被迫外迁,有用的技术正在流失。传统由于征收高额关税,一些行业面临生存困难,成千上万的从业者生存艰难。如果民进党当局继续无视企业和民众的利益和福祉,一意孤行地讨好民众,他们就会“受苦”,人民也会“受苦”,最终人民也会抛弃他们。中新网记者: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萧宗皇表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民国来了就到了台湾”、“民国特色”。他们在台湾已经75年了。 “他们与这片土地有很多联系,是台湾文化的滋养部分。”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这些言论完全违背历史事实和基本常识,荒唐可笑。众所周知,台湾文化的根源是中华文化,其本质是中华文化。地域特征是中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丰富和发展的地理和历史环境。它并不是独立于中国文化之外的所谓“他者文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大部分来自祖国大陆,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铁证,也是中华文化遗产在台湾的生动象征。一方面,民进党当局大力宣扬“台独文化”、“去中国化”;另一方面,他们有着指挥性的动机,试图改变紫禁城的中华文化基因,以追求“自由”。这是多么讽刺的举动,你又是多么丑陋!历史事实不可否认,文化根源不可断绝。任何一个企图利用中华文化瑰宝搞“台独”分裂是注定要失败的。台湾《联合报》记者:近日有消息称,原定推迟的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可能于12月底举行。台北市长蒋万安表示,时间尚未确定,将继续与上海协商,本着互惠、尊严、善意、对等的原则举办活动。国台办能否介绍一下目前的进展?陈斌华:上海和台北就举办今年的上海-台北城市论坛一直保持着沟通。海峡两岸人民都是中国人,一家人。我们一贯支持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包括城市交流。我们高兴地看到两岸同胞行动更加频繁,交流更加频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两岸同胞家庭福祉。上海东方卫视记者:台媒报道称,民进党当局希望按照“台湾驻立陶宛代表处”在爱沙尼亚运作。亚洲首都塔林设立了以“台湾”命名的“代表处”,而爱沙尼亚则坚持以“台北”命名。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我们坚决反对建交国与台湾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或设立官方机构。我们希望有关国家能够坚持“非中国”原则,妥善处理涉台问题。民进党当局在有关问题上做文章、操纵“自由”的企图日益为国际社会所瞩目,也注定不会得逞。记者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中国大陆表示将按照一个中国原则和APEC有关谅解备忘录的规定和做法安排台湾参加会议。民进党当局回应称,“大陆移交严重违反APEC规范和做法,将与有类似诉求的国家协调反制措施”。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关于台湾参与APEC相关活动,我们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台湾以“中华台北”名义和区域经济体参与APEC活动,遵守APEC相关谅解备忘录的规定和做法。这是台湾参与APEC活动的政治要求。民进党当局颠倒黑白、无端炒作,完全是无稽之谈。无意义。
【责任编辑:刘维嘉】